2025-04-29
【演講紀實】國務院「國安沙龍」新書講座第一彈 鍾延麟新書《彭真:毛澤東的「親密戰友」(1941-1966)》
國務院「國安沙龍」新書講座第一彈 鍾延麟新書《彭真:毛澤東的「親密戰友」(1941-1966)》
文章為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國際事務學院國安專班本學期舉辦「國安沙龍」,邀請院內師長為學子導讀所著新書,並分享專書寫作之心路歷程。於4月19日中午舉辦「國安沙龍」系列第一場次,會中邀請東亞所特聘教授鍾延麟分享其最新著作《彭真:毛澤東的「親密戰友」(1941-1966)》(聯經,2024年12月)一書。活動由國際事務學院院長連弘宜主持,副院長魏百谷亦出席與會,現場座無虛席,氣氛熱烈。連院長致詞提到,近年來由於美中衝突日益深化,兩岸關係也深受結構因素牽連,導致雙方矛盾激增,連帶影響兩岸學術圈的互動關係,而這些限制更凸顯出鍾教授對於中共黨史研究的熱忱與堅持,以及《彭真》一書問世之難能可貴。
導讀內容共分為三大主軸:一、學術脈絡、二、問題意識、三、研究資料來源分享及最後Q&A交流。於學術脈絡部分,鍾教授先以自身學術訓練與研究歷程為引,說明為何選擇「彭真」作為近十年的研究對象;其前著《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聚焦鄧小平之政治定位與發展,然相較於鄧小平,彭真歷任中央政法、統戰、組織等主要職務,並曾擔任北京市第一書記兼市長,參與中共中央、地方事務廣泛,史料相對豐富。本書之撰寫旨在透過彭真人物對於中共黨史能更深入且具客觀性研究。
問題意識部分,鍾教授提出本書五點最主要的問題意識,包括:彭真如何推進毛澤東個人崇拜來鞏固其至高無上的地位、如何協助毛澤東形成「以言帶法」的政治局面、如何貫徹群眾運動以及內外政策、彭真從重臣變成文革批鬥對象的原因,以及彭真的政治角色和立場。其中,鍾教授特別提及彭真遭受文革批鬥的原因其實並不全然如西方學界的論述所言,而是毛澤東對於中共內部制度建構,亦為本書的一個核心觀點。
談及研究資料來源的取得時,鍾教授亦特別提及,其早年得幸於中共外交部檔案室對外開放之際,親身進入館藏之中查閱檔案史料;此外,書中所引用之訪談內容,更直接取自彭真身邊工作人員之口述訪談,為本書之撰寫提供了珍貴且多元的研究資料。惟鍾教授亦坦言,兩岸政治情勢和國際局勢之變動,目前檔案資料多難以獲取,在學術研究上實屬可惜。
在Q&A環節中,大家普遍對於彭真雖為毛澤東親密戰友卻淪為批鬥對象的矛盾立場提出疑問,鍾教授舉出相關歷史資料指出彭真並非因為反抗毛澤東而遭受批鬥,更多的是毛澤東對於中共內部結構規劃之改變,以及其他政治因素所導致。活動尾聲,專班另安排有獎徵答,同學們反應熱烈,其中由國安專班碩一同學搶答成功,現場獲贈鍾教授親筆簽名專書一冊,以表鼓勵。
最後,連院長再度高度肯定鍾教授於中共政治與黨史研究領域之學術貢獻,並表示此部專著必將為相關研究學者及後進學子提供豐富之學術啟發與參考價值。值此時刻,連院長亦特別傳達賀訊:國務院於今(2025)年正式成為「國際事務專業學院學會」(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Schools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APSIA)會員。未來未來師生在學術資源、國際交流與研究合作方面將享有更多支持,對全院整體發展助益甚大。
「國安沙龍」系列活動不僅是讓院內師長分享卓越的學術成果,更是希望藉由師生的沙龍對談,讓學子了解師長最新學術動態與趨勢、研究心路與思考,並能有更進一步的研究交流火花。下一場,又將邀請哪些師長分享其最新著作,學子們殷切期待。